品牌行銷是什麼?品牌行銷策略怎麼擬定?本文將從品牌與品牌行銷基本定義開始,帶你了解品牌行銷的 6 大推廣策略,接著解析品牌推廣的 3 大步驟,並分享品牌行銷的成功案例,文末再推薦專業品牌行銷顧問公司給你參考!
一、何謂品牌行銷?先從品牌開始認識!
品牌是什麼?
「品牌」是消費者對於特定產品、服務或公司的整體印象,不只是單純的標籤,更是一種情感連結,是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完整體驗。當我們想到一個品牌,腦海中浮現的不僅是它的名稱或標誌,更包含它所帶來的感受和承諾,例如提到「星巴克」時,在想起標誌的同時也會自然聯想起咖啡香和放鬆氛圍。
同時,品牌也是企業與消費者溝通的橋梁,企業會透過品牌傳遞價值觀、態度,甚至是特定的生活方式。例如,蘋果透過 Think Different 的核心理念,將其產品塑造成時尚科技的象徵,吸引認同其創新精神的消費者。一個成功的品牌,不僅能吸引購買,更能讓消費者認同其背後的故事和理念,形成更深層次的連結。
品牌行銷是什麼?
至於「品牌行銷」的核心概念,則可以說是一個系統化且持續的過程,主要是讓消費者認識並喜愛你的品牌,最終產生深刻的印象甚至情感上的認同。不僅僅侷限於廣告或促銷等單次性的活動,而是要建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獨特地位和價值。
以 Nike 為例,它不僅販售運動鞋,更透過 Just Do It 的口號與贊助運動員等方式,將品牌與積極向上、追求突破的精神加以連結,使得 Nike 不僅是個運動品牌,更成為消費者追求自我挑戰的心靈象徵。
由此可知,品牌行銷的目標是與消費者建立長期關係,從「認識」到「信任」,最終培養出忠實的支持者,讓購買行為成為對品牌價值的認可與共鳴!
品牌行銷好處有哪些?
品牌行銷不僅只是推廣產品或服務,更能為企業帶來以下幾項關鍵優勢:
- 擴大市場影響力:獨特的品牌形象能讓企業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建立市場差異化優勢,進而吸引更多目標客群,有效提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
- 培養顧客長期信賴:當顧客對品牌產生共鳴與情感連結,就更容易成為忠實支持者並重複購買,進而培養顧客忠誠度,建立穩固的長期客戶關係。
- 提升品牌附加價值:建立品牌獨特性和價值感後,讓產品或服務能以高於同類產品的價格出售,有利於創造更高的利潤與品牌附加價值。
- 強化大眾記憶:好的品牌行銷能提升品牌曝光率,讓消費者更容易辨識並記憶品牌,進而在選購相關產品或服務時,優先考慮該品牌。
二、品牌推廣怎麼開始?3 大步驟助你輕鬆上手
那麼究竟要如何像市面上那些知名的大品牌一樣,從默默無聞到小有名氣,甚至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品牌呢?接下來,我們將帶你一步步了解如何從 0 到 1,打造屬於你品牌的行銷藍圖。

步驟 1、市場分析
市場分析是品牌行銷的第一步,透過深入了解市場狀況,才能再進一步為品牌定位和行銷策略提供明確方向,否則就只是像隨意畫靶射箭、瞎子摸象。
- 產業的成長趨勢:分析產業現況與營收增長,判斷穩定性與未來潛力,並探討行業發展趨勢。例如,透過 Google 搜尋趨勢了解消費者對產品或服務的關注度變化。
- 消費者行為分析:深入理解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需求動機、價值觀和痛點,掌握其決策心態,以便品牌能精準打造行銷訊息。
- 掌握市售競品概況:研究競爭對手的產品、服務、價格和行銷策略,了解其市場份額與消費者認知度,評估產業競爭程度。
步驟 2、品牌定位
在完成市場分析後,就可以開始構思你的品牌,進行品牌定位了。品牌定位是為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獨特的位置,讓消費者一眼就能辨識出那是你的品牌。以下為品牌定位的幾個重要步驟:
1. 競品分析:深入了解競爭對手的定位、優劣勢與目標客群,找出其未滿足的需求,作為品牌切入點。
2. 確認目標受眾:精準定義目標客群,分析其需求、價值觀和消費行為,將資源集中投入。
3. 明確品牌核心價值:定義品牌希望傳遞的價值和態度,作為內部營運指南和消費者選擇原因。
4. 建立品牌識別:品牌識別是消費者接觸品牌時的第一印象,包括 Logo、顏色、標語等設計元素,目的是為了讓品牌在市場中更具辨識度。
5. 建立品牌情感連結:透過故事、體驗或社群互動,讓消費者與品牌產生情感共鳴,提升忠誠度。
6. 制定品牌溝通策略:選擇合適的行銷管道,確保品牌訊息、語調和設計元素在各平台保持一致,並與消費者建立良好的雙向互動。
步驟 3、整合行銷
品牌定位建立後,接下來就是要透過整合行銷,將品牌形象一致地傳遞給目標客群。整合行銷的核心概念是,將所有行銷活動整合為一個有組織、有系統的整體,讓消費者在接觸到品牌時,無論是線上或線下,都能感受到一致的品牌訊息。
- 跨平台一致性:確保品牌訊息、語調和視覺風格在所有線上線下通路保持一致,以加深消費者識別與信任,強化品牌形象。
- 客製化:針對不同行銷通路和目標受眾調整行銷內容與策略,使訊息更具針對性,提升行銷效果。
- 多管道協作:有效整合不同行銷管道,如社群媒體、電子郵件和實體店面,共同達成行銷目標,創造消費者豐富的品牌體驗。
- 強化消費者體驗:在每個接觸點提供優質體驗,注重產品品質、客戶服務和購物流程等細節,提升消費者滿意度。
- 數據驅動決策:依據數據分析調整行銷策略,追蹤行銷活動成效並持續優化。
- 建立回購/忠誠度計劃:透過會員制度、折扣等方式,提升消費者忠誠度並鼓勵再次購買,以建立穩定的客戶基礎。
三、如何擬定品牌行銷策略?6 大理論助你打造品牌力!
打造一個成功的品牌,並非一蹴可及,而是需要系統性的規劃與執行。而品牌行銷理論不僅僅是學術概念,更是實務操作的指南,以下將帶你認識這些重要的品牌行銷理論。
1. 波特五力分析

波特五力分析是評估產業競爭強度和吸引力的工具,由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提出,旨在幫助企業了解自身產業地位並制定有效策略,同時深入挖掘產業競爭環境,評估競爭對手的優、劣勢,並找出自身的競爭優勢。主要包含以下 5 要素:
1. 現有競爭者的競爭強度:產業內競爭者眾多且產品差異化不大時,會導致激烈的價格和市場份額競爭,企業需持續創新和提升效率以維持市場地位。
2. 潛在新進入者的威脅:市場吸引力可能引來新競爭者,但既有企業若已建立強大品牌、規模和供應鏈,則能提高新進者的進入門檻。
3. 替代品的威脅:當市場上存在眾多易於取得的替代選擇時,消費者很容易轉向,因此替代品的威脅較高。
4. 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買方規模龐大時,通常能對供應商施加影響力,要求更低的成本或特定的品質標準。
5. 顧客的議價能力:當消費者選擇多樣且資訊透明時,在購買過程中便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企業需滿足其價格和品質需求。
2. SWOT 分析

SWOT 分析是一種評估企業內外部環境的工具,協助企業了解市場地位並制定策略,包含以下 4 要素:
1. 優勢(Strengths):意指企業擁有的內部有利條件,如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廣泛的全球分店網絡帶來的規模經濟,以及多樣化的產品選擇等。
2. 劣勢(Weaknesses):指企業內部存在的不利因素,例如高熱量食品與健康趨勢的衝突,以及高流動性導致的人力管理挑戰,都是餐飲業可能面臨的劣勢。
3. 外部機會(Opportunities):企業可利用的外部環境有利條件,如消費趨勢、技術進步或政策變革等,以實現品牌增長、市場擴展或競爭力提升等可能性。
4. 威脅(Threats):指企業可能面臨的不利外部因素,這些因素可能阻礙品牌的增長或造成損失。
在實務應用上,可以針對品牌進行深入的 SWOT 分析,了解自身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後,再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策略。
3. STP 分析

透過 STP 分析,企業可以更精準地了解市場,選擇最適合的目標客群,並為品牌建立獨特的定位。
- 市場區隔(Segmentation):根據消費者特徵與需求將整體市場劃分為不同群體,以便識別出具有相似需求的消費者集合。常見的分類方法包含人口統計學、地理區域、心理圖像和行為模式。
更多市場區隔的客群劃分,可以參考 geoTribe 網站。

圖片來源:geoTribe 網站
- 目標市場選擇(Targeting):指在各個市場區隔中,品牌選擇其中一個或多個群體作為行銷的重點對象。
- 市場定位(Positioning):品牌為了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一個獨特、清晰的品牌形象,並與競爭對手形成區隔,採取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動,通常包含獨特性、相關性、清晰簡單和持續性 4 個核心要素。
4. 行銷 4P

行銷 4P 是傳統的行銷策略模型,涵蓋了 產品 (Product)、價格 (Price)、通路 (Place)、和促銷 (Promotion) 4 大要素,構成企業的行銷策略,協助品牌提升市場競爭力和吸引消費者。
- 產品(Product):指的是企業提供給消費者的商品或服務,需要滿足目標市場的需求。
- 價格(Price):指消費者購買產品或服務時所需支付的金額,企業需考量成本、競爭和消費者接受度等因素進行定價。
- 通路(Place):意指產品從生產者到消費者手中的銷售和配送系統,企業需選擇合適的通路以確保產品的有效流通。
- 促銷(Promotion):促銷指的是企業用來推廣產品、增加知名度並吸引顧客購買的各種手段和活動。
5. 行銷 4C

行銷 4C 理論是從消費者角度出發的行銷觀點,由行銷專家羅伯特.勞特朋提出,以應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意識抬頭的趨勢,包含以下核心 4 要素:
- 顧客(Customer):強調以顧客需求為中心,提供多元化的產品和服務,並針對不同消費者族群進行客製化調整。
- 成本(Cost):指的是顧客為滿足需求所付出的總成本,不僅限於價格,還包括時間成本和精力成本等。
- 便利(Convenience):強調提供便捷的購買和使用體驗,包括容易到達的購買地點、多樣化的購買通路和簡化的購物流程。
- 溝通(Communication):重視與顧客進行雙向互動,而不僅是單向的促銷,透過多種管道建立品牌與顧客之間的良好關係。
6. 行銷 7P

在 1982 年,美國學者布朗斯和比特納提出「行銷 7P」,將原先行銷 4P 在消費者體驗上的不足補齊,增加了以下 3 個 P:
- 參與人員(People/Participants):指的是所有與顧客接觸的員工,其專業素養和服務態度直接影響顧客體驗。
- 過程(Process):指的是產品或服務提供的流程和系統,標準化和效率化能確保服務品質和顧客滿意度。
- 有形的展示(Physical Evidence):顧客能直接感受到的環境和物品,如裝潢、標誌、包裝等,有助於塑造品牌形象和建立信任感。
總結來說, 品牌行銷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需要結合多種理論和工具,才能打造出一個成功的品牌。透過深入了解這些理論,企業可以更有系統地規劃行銷策略,提升品牌競爭力,並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四、品牌行銷真的有用嗎?3 大品牌推廣成功案例一次看!
看了這麼多品牌行銷的介紹後,以下就讓我們一起透過實際案例,來看看一個成功的品牌是如何從零開始,一步步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品牌故事。
piico 兒童牙線棒

一家擁有超過 30 年塑膠製品代工經驗的工廠,面臨代工利潤縮減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困境,決定轉型發展自有品牌 OBM,尋求新的增長機會。然而,他們的首款產品兒童牙線棒,需要在競爭激烈的北美市場中突圍而出並不容易,而且當時美國市場已存在眾多成熟的口腔護理品牌,消費者普遍對牙線的使用習慣也不高,多數人並未將其視為日常護理的一部分。
為了在市場中建立獨特地位,這家代工廠與品牌設計及顧問公司合作,深入分析市場需求與消費者行為,確立了「piico」這個與「pick-up」諧音相近的品牌名稱,象徵輕巧且隨手可得。品牌理念強調專注於生活中的小事,建立良好儀態、提升人際關係,並將此巧思融入整體設計與價值主張。
piico 的牙線棒不僅注重清潔效果,更強調美觀與便利性,捨棄傳統醜塑膠盒的包裝,打造易於攜帶的產品。品牌初期鎖定主打親子互動的 IG 微型網紅進行合作,透過貼近生活的內容,傳達「使用牙線棒可以變得簡單有趣」的理念,改變消費者對傳統牙線棒的刻板印象。後期則在亞馬遜站內廣告中更鮮明地呈現產品「有趣又好玩」的特色,突顯品牌差異化定位。

透過縝密的前期市場調查、獨特的品牌定位以及全方位的行銷布局,piico 成功以亞馬遜為核心支點進入美國市場,並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官網。結合網紅合作、社群行銷和精準的廣告投放策略,piico 不僅成功搶占了兒童牙線棒的市場,更在產品上市短短 4 個月內達到 10% 的市場占有率,銷量一度飆升至斷貨,驗證了品牌行銷策略的成功。
piico 不僅讓牙齒清潔變得輕鬆有趣,還成功開創了利基市場,為品牌未來的發展奠定了穩固基礎。

圖片來源:piico Instagram
Smithology 專業刀具
作為木工和建築工人的專業刀具生產製造商,該企業長期以來面臨市場上眾多競爭對手採取的削價競爭,導致利潤空間受限。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二代接班人希望能建立自有電商品牌 Smithology,直接面向消費者(D2C),一手掌握市場反饋,推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優質產品,並在產業中建立專業且值得信賴的形象。
Smithology 決定從品牌形象塑造入手,透過獨特的包裝與設計,建立聰明、知性、專業的形象,體現匠人精神。他們在產品包裝上採用帶有品牌亮色系的鐵盒,與競品常見的塑膠或紙盒做出明顯區隔;產品圖則著重以圖示展示刀片的塗層和細節,凸顯其銳利、穩定和耐用的特性。
在行銷方面,Smithology 將目標族群鎖定專業工作者,並在新品上市的關鍵 90 天內,除了在亞馬遜站內進行廣告布局和參與 Amazon Vine 計畫外,還積極與 TikTok 上的網紅合作,透過影片內容進行導購,以期快速提升品牌初始的銷量、評論和轉換率。
透過縝密的前期市場調查、差異化的品牌設計以及站內外整合行銷策略的有效執行,Smithology 在上架開賣第三週,自然流量的營收即達到 40%。站外 TikTok 網紅行銷更帶來超過百萬次的曝光,成功助攻整體業績增長 3 倍。更值得一提的是,Smithology 在開賣第 3 個月便獲得了 Amazon’s Choice 的標籤(現已更名為 Over Pick),充分證明了品牌行銷策略的成功,不僅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也成功實現了從傳統製造商到受消費者認可的電商品牌的轉型。
Kozy 無線發熱眼罩
這家以發熱技術見長的代工廠,過去主要為其他知名品牌提供發熱產品解決方案。面對中國產業結構變化、勞動成本上升以及電商崛起的趨勢,企業意識到轉型自有品牌(OBM)並直接面向消費者(2C)是尋求持續發展的必要途徑。然而,在眾多產品線中,如何選擇合適的切入點進軍競爭激烈的北美亞馬遜市場,並為其成功打造品牌,成為首要挑戰。
最初,品牌主理人傾向於以其專利技術的低壓電熱毯作為主打產品,但市場數據顯示該產品在美國的潛力有限。經過市場調查分析,TransBiz 建議 Kozy 選擇較無明顯季節性、尚未有市場領導品牌且消費趨勢持續成長的「無線發熱眼罩」作為其進軍北美亞馬遜市場的主力產品。
在品牌塑造上,Kozy 鎖定「放鬆、舒適」為品牌核心,命名 Kozy 並設計知更鳥 Logo 以傳達溫暖意象。主力產品選擇無線發熱眼罩,強調可水洗和三段控溫等特色,並透過圖文輔助呈現。為了快速提升銷量和獲取評價,Kozy 初期積極參與 Amazon Vine 計畫,並進行互惠行銷和廣告投放。
Kozy 以無線發熱眼罩成功打入北美亞馬遜市場,上架首月即突破一萬美元的月營收,次月營收更成長 40%。透過觀察購物數據和消費者評論,Kozy 持續進行營運和產品優化,例如針對不同顏色進行差異化定價並推出雙入禮盒。Kozy 成功地將代工廠轉型為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商,並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取得初步成功。
五、正在找品牌行銷公司?品牌行銷顧問推薦:TransBiz
TransBiz 是台灣第一間,協助工廠、貿易商、個人創業者,透過亞馬遜跨境電商轉型的品牌行銷顧問公司。成立自 2015 年,至今已協助超過近 400 個客戶,在亞馬遜上打造自有品牌的事業。獲得台北市跨境電商新貿獎第一屆的金獎;亦是亞馬遜官方認可的第三方夥伴、進出口同業公會、大學、政府公家機關單位指定的授課講師。
2023 年我們出版了台灣第一本與亞馬遜跨境運營相關的書籍:《跨境電商好生意:微利時代的不敗獲利模式,站在亞馬遜的肩膀上賣到全世界》,目的即是為了協助更多有心想要了解、踏入跨境電商的創業者、企業主們,可以快速入門上手、避開雷坑。
同年,我們也推出了「亞馬遜開店:逆向工程學」,透過 60+15 分鐘完整的案例剖析,以及附加的免費課程,讓你進一步了亞馬遜的遊戲規則。


TransBiz 不僅提供免費顧問諮詢,也提供代營運及陪跑服務;而透過 GSA 顧問陪跑計劃,我們每一年,都催生出一至兩個破億營收的賣家。
- 您有好產品,就缺一個好的品牌故事?
- 想要優化既有品牌,做品牌再造?
- 準備踏入跨境電商,但不知從何開始、缺乏行銷策略?
現在就預約顧問諮詢 ,解決你上述的煩惱!
本文作者 - Anfernee (RBAY)
👋 嗨!我是 Anfernee,一個懷著「讓 MIT品牌站上世界舞台」夢想的電商瘋狂創業家。擁有超過 20 年的電商創業經歷、網路流量及內容行銷經驗。並始終堅持一個信念:「讓台灣好品牌被世界看見!」
作為 TransBiz 品牌跨境電商顧問公司創辦人,目前主要協助傳統製造業、品牌商和創業者打造國際級品牌,並透過亞馬遜平台開拓全球市場:
- 至今已幫助超過 360 家企業成功轉型,建立起他們在亞馬遜的品牌王國
- 多位合作夥伴從年營收百萬躍升至千萬等級,有些更達到破億佳績
- 2023 年與團隊出版《跨境電商好生意》,將實戰經驗整理成系統化方法論
- 目前正在執行「百家企業、百年品牌、百億美金」的品牌計畫
我深信:每個認真製造的台灣企業,都值得擁有一個被全世界看見的品牌!期待能用我的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協助你打造下一個國際級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