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shares
- LinkedIn7
- Love This6
- Twitter4
- Facebook0
Amazon 在四月的尾聲向眾人宣告,2019 年的 Q2 計畫投入 8 億美元,來提供全美 Prime 會員 1 日送貨(One-Day Delivery)。Amazon Prime 付費會員自14年前開始,便享有 2 日到貨免運服務,為什麼要再次強調提升物流服務?其他競爭對手如何因應?對台灣企業有哪些啟發?
內容大綱
ToggleAmazon Prime會員與其競爭對手之物流服務
在還沒正式對外宣告此消息前,Amazon Prime 會員其實已經在北美指定的區域及有限的商品選擇下,可享有一日達、同日達以及兩小時的送貨服務。
而近幾個月來,Amazon 也不斷在擴大一日達的區域範圍以及可供消費者購買的物品。
Amazon 的首席財務官表示,雖然 Prime 會員的服務年費在 2018 年從 99 美元提高至 119 美元,但 Amazon Prime 會員的註冊數量在 2018 年比起往年的紀錄增長許多。
競爭對手 Walmart 在 Amazon 公告此消息的當天宣布,無需繳納會員費,消費者即可享受「包郵一日送達」服務。
One-day free shipping…without a membership fee. Now THAT would be groundbreaking. Stay tuned.
— Walmart (@Walmart) 2019 年 4 月 26 日
比起以線上起家的 Amazon 將要投入鉅額費用在建立一日到貨的服務,分析師認為,Walmart 只需要在美國新建 8 個轉運站,再加上目前已經使用的 156 個轉運中心,就能實現「一日到貨」服務。換句話說,Walmart 不需要大規模投資,就能實現對美國消費者一日到貨的承諾。
Walmart 自 2017 年的 1 月始,將包郵 2 日送達的門檻訂單金額從 50 美元降低門檻至 35 美元。
其他零售的同行業者 Target 在 2018 年 3 月為所有的信用卡持有人都提供兩日到貨的免運服務,並且不限金額。而針對所有其他 Target 的消費者,兩日免運的費用則需在網購金額達 35 美元。(2015 年 Target 曾將免運的網購金額從 50 美元調降至 25 美元,但在 2017 年又調漲至 35 美元)。
專業分析師怎麼說?
摩根史坦利分析師 Brian Nowak 在研究報告中指出:「14 年前,Amazon 為 Prime 會員提供兩日快速到貨服務,亞馬遜的一日送貨,將會再度拉高消費者對電商的期望。」
更快速到貨,意味著消費者將會期待在 24 小時之內或更短的時間內收到他們在網路上所購買的任何東西。
分析師認為,「亞馬遜此舉再次增加了電子商務競爭的成本,將會導致其他的品牌、製造商和物流公司,必須更積極地投資,以提供消費者更好的物流解決方案,才能與亞馬遜及其差異化的送貨服務」。某種程度上來說,逼迫其他的競爭對手必須迎頭趕上。
消費者:期待免運費&物流方式多元化
就美國零售聯合會(NRF)在 2018 年底針對 3000 名美國成年人的調查,已有將近 40% 的消費者希望網購的商品能在 2 天內收到。不過有 29% 的消費者則表示,若 2 日到貨的服務需額外付運費,他們將會跳出頁面。
對消費者來說,其實他們也很在乎「免運門檻」。有 70% 的消費者知道「網路下單、到店取貨」這個服務,並且也曾經使用過這種方式取貨,而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不用再額外付運費。
美國其他的實體店面零售業者,如 Best Buy、Kohl’s 、Home Depot 在電商的夾擊下,也大力宣傳「網路下單、到店取貨」的選擇。
Coresight Research 在近期的調查中發現,過去一年裡,美國有 46% 的網購族群曾經至少有一次在實體店面完成網購訂單取貨。根據 Target 在過去的購物季的統計資料顯示,網購又透過店內取貨或路邊取貨服務的訂單,比起 2017 年多出 60%(CNBC),其中 11 月&12 月(黑色星期五跟網購星期一以及聖誕節)就佔了 25%。
隨著物流的送達方式更多元,也有超過 50% 的消費者希望能夠在路邊取貨、送到車子的後車廂、送到付費儲物櫃的消費者,而其中已經嘗試過上述三種類型取貨的消費者約佔填答想要以上述方式取貨之比率的 30%。
什麼才是真正的挑戰?當天到貨
SW 零售業的執行長則提到,其實真正的問題是「特別是在到節慶或假日的時候,人們特別需要當日快遞貨一日送貨」。
零售分析師 John Zolidis 也曾告訴 Walmart 執行長:「真正的戰場是當日到貨(Same Day delivery)」 。而這是大型零售商已經在實踐的目標。
“that same-day delivery, not one-day delivery, was going to be the real battleground.”
全美第四大零售商 Target 向 Fortune 的記者表示:「消費者若在網上購物,Target 已經有多種取貨方式能讓消費者在幾個小時內收到他們所訂購的商品。Target 提供了許多讓消費者購物能更方便、快速的方法,包括實體店面購物體驗以及和 Shipt 合作當日商店協助消費者採買將近 250 個店鋪。」。
註:Shipt 和超過 60 個國家的零售商合作,提供消費者可以在自己喜歡的不同店鋪下單採買商品,而由 Shipt 協助當日送貨,其中大型的零售業者步伐
Costco、Piggly Wiggly。而 Target 在 2017 年以 5.5 億美元收購了 Shipt。
Shipt 和 Amazon 的 Prime會員兩日到貨服務類似,Shipt 以每年 99 美元或每月 14 美元的向 Target 消費者提供免費送貨服務,通常可享受 50% 的促銷折扣。付費會員可以在不同的零售或雜貨商城購物,由 Shipt 的專員協助在附近採買並送到家裡,且無需支付額外費用。
此外,Target 的 Drive up 服務在目前的 1850 店面裡,有超過 1100 間商店都有提供非會員服務的免費取貨。消費者可以在網路上訂購鄰近 Target 商店的商品,大約一兩個小時後到商店的停車場,然後 Traget 的員工將會在 2 分鐘內直接將消費者訂購的商品送貨到消費者的車上。
據統計資料顯示,亞馬遜在全美州已經有超過 1 億名付費 Prime 會員,相當於遍及近乎 50% 的美國家庭。因此,提供更快速的送貨對消費者來說,將會是更強大的誘因,畢竟亞馬遜沒有在地實體零售商的實體店面優勢。
Amazon 在 2019 年 Q1 的季度營收,佔整體總營收 51% 的電商增長已趨緩為 10%;而 40% 的會員增長則為營收的亮點。亞馬遜以提供會員一日到貨的這項優勢,或許將會為其會員成長再帶來一次高峰。
不過其他的競爭同業表示,他們質疑 Amazon 是否能「安全地」從兩天到貨,到一天到貨。畢竟現在亞馬遜的員工每個小時要處理 200~300 張訂單,員工是以 12 個小時為單位輪班。
結語
對台灣本島居住在西半部的消費者來說,24 小時到貨,甚至 6 小時到貨都很稀鬆平常。然而美國幅員廣闊,要在 2 天內送達甚至是 1 天、當天到貨,則必須是要非常「在地」的物流才有可能做到。
作為電商及跨境電商龍頭的亞馬遜,在 14 年前要提供 Prime 會員 2 日到貨,現在甚至是 1 日到貨的服務實在是「拼命三郎」。
這也是為什麼亞馬遜當初毅然決然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統 FBA(Fulfilment by Amazon),並且「暗示地強力要求」平台上的第三方賣家必須使用亞馬遜物流,以加速其對 Prime 會員的物流履行,提供亞馬遜的 VIP 會員有最優質的服務體驗。因為 Bezos 認為,消費者對物流的速度期待這件事,或者說加值服務,應該是只增不減的。
拜網際網路、科技、人工智慧及交通運輸的技術上的各項突破,每個產業都有可能在冷不及防、溫水煮青蛙的方式下,被新興產業或曾經不認為是競爭對手的競爭對手瓜分市場,就好像 Uber 之於 計程車、Airbnb 之於各大訂房網站,就比如第三賣家、行銷人員受制於平台的遊戲規則。
然而每個「新興產業」其實它們走的商業模式都並不全然相同。
在這快速變動的時代,企業主必須找到「你的主要目標客群是誰」,而對這群人來說「什麼才是永遠不會變的」,甚至有必要的話還得去拓展其他的業務機會與可能,時時警惕、時時調整,才能持續讓企業維持細水長流的經營。
- 17shares
- LinkedIn7
- Love This6
- Twitter4
- Facebook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