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的賣家們,大概都踩過這個坑:
「廣告開了、營收漲了;廣告關了,營收跌了。利潤呢?不管如何還是薄如紙。」
這一集,是 RBAY 在一年一度於台北市進出口同業公會舉辦的跨境電商博覽會(2025 年改為數位貿易博覽會),與報名演講的夥伴一同分享的主題,如何用亞馬遜後台的 SQPR 報告,助推你的關鍵字。
從產品類型分辨、廣告策略配置、到怎麼靠 SQPR 報表看轉換率,整理出一套讓「排名長起來、利潤活下來」的流程。
如果你已經是亞馬遜的既有賣家,覺得自己會投廣告,卻還是感覺「排名推不動」、「營收起不來」「根本沒利潤」,那這集教的內容你一定學起來。
從追求高營收到增長利潤率:經營核心的轉向
對多數剛進入亞馬遜的賣家來說,「廣告開下去,就會有營收」似乎是一條可複製的公式。
但 RBAY 點出這條路線的危機──如果自然銷售(Organic Sales)始終無法成長,那麼再漂亮的廣告營收數據,也只是曇花一現。
「自然銷售佔比應該達到 50% 至 60% 才算健康。」
RBAY 舉自身第二年經營亞馬遜的客戶為例:雖然當時 TACoS(廣告費用占營收比例)控制得當,營收也隨廣告提升,但自然銷售始終停滯在 20% 上下。而且一旦停止廣告,營收便也隨之下降。
因此,真正拉升品牌營收成長的關鍵,其實不只是加大廣告,而是在過程中也要提升自然流量的「免費轉單力」、強化你的利潤率。
廣告投得好,為什麼還是不賺錢?
這其實很簡單:你的廣告如果最終無法幫助你提升轉換率與自然排名,那等於只是一直花錢買流量,而不是讓產品自己長出流量。
當自然排名往前,點擊率會大幅提升(廣告排名第一的轉換率約 4%,自然排名的第一則可達 30%),同樣的轉換率下,帶來的訂單數差好幾倍,而且自然流量成本是零,獲利空間自然就拉大了。
這也代表:你不能只看「營收成長」,而是要看「哪一部分的營收,可以在不花錢、花小錢的情況下持續成長」,那才是真正的利潤增長點。
為什麼關鍵字排名起不來?關鍵在這 4 原因!
- 產品類型
- 推動時機
- 字詞選擇
- Listing 品質
以下將紛紛細說。
三種產品類型,影響你的產品能否單靠廣告推動關鍵字排名!
RBAY 把產品分成三種類型,它直接決定了你適不適合靠廣告去推自然排名:
- 客觀型產品(爆款型 / 功能型):功能導向、越強越容易推。比如 SSD、牙膏、安全眼鏡,媽媽買給小孩的那種,一看功能、價格就知道值不值得買。
- 半客觀型產品(功能+少數個人偏好):功能重要,但外觀會影響決策,比如浴巾、杯子、抱枕。這種產品你要靠圖片取勝。
- 主觀型產品(純粹個人偏好):全靠感覺買單,比如耳環、裝飾品。這種東西排名再前面,如果消費者不喜歡你的款式,一樣會滑走,最難用關鍵字推動排名。
所以如果你的產品屬於主觀型產品,那可能要重新思考你的關鍵字戰略。先辨識自己產品的特性,再決定是否投入排名策略,才能避免浪費預算。
關鍵不是會不會投廣告,是你有沒有選對詞、選對時機!
你現在要推一個新品,結果挑的是「towel」、「SSD」這種大詞開打,還用力控制 ACoS,結果燒了一堆錢卻推不動銷量,也推不動關鍵字排名,為什麼?
因為大部分競爭高的關鍵字轉換率門檻超高,你新品一上來沒評論、沒銷量,即便消費者看到了你的產品,可能沒太大信心,也自然無法說服亞馬遜演算法讓你的排名向前。
所以,那些搜索量大的關鍵字沒機會,新品就沒辦法打廣告了嗎?
RBAY 建議,找那種只有 300、500 搜尋量的長尾關鍵詞,例如「粉紅色快乾浴巾」、「 可折疊快速收納盒」,這些關鍵字雖然搜索量比較少,但是競爭也相對低,只要你的轉換率夠好,就很容易搶下首頁的排名。
而且,這些長尾詞通常轉單效率很高,因為搜尋這些字的用戶,購買意圖通常很強,也很明確知道他們在找什麼樣的產品,只要你的產品頁面設計、價格符合他的預算,就有機會下單。
這種打法叫做:鄉村包圍城市。
你先拿下各種小類目長尾關鍵詞的自然排名,等到關聯性與資料累積足夠,再去打更大的高搜索量關鍵詞,就不會被當成無關商品擠到後面。
Listing 沒設定好,一切免談
不過在開始投放廣告之前,如果你在最初的產品上架分類都亂填,那麼之後你想要讓產品推動關鍵字就很有可能推不動。
Listing 檢查四大步驟:
- Item Type:分類要放對,別為了競爭看似其他與你產品不相關的類別的 Best Seller Rank(BSR),這會讓系統以為你是別種產品,導致關鍵字權重錯置。例如你賣的是「可摺式收納盒」 卻放到「衣架類別」,則會被錯誤的曝光與歸類。
方法:搜索『核心關鍵字』後,檢查自然排名 TOP 競品的 Node
- Product Group:確認產品被歸到正確分組,這會影響亞馬遜抽成的費率計算
- 產品細分與屬性:BTG 表裡有很多可填資訊(顏色、材質、使用族群等),這些都是系統幫你對應到消費者搜尋篩選條件的依據,也是系統更認識你的產品的依據;當你填寫地越完整,越能讓系統幫你更好地匹配曝光的位置。
- Category Listing Report 檢查:很多人覺得自己上架沒問題,但實際檢查報表時會發現 item type 被系統自動改掉,或是屬性沒填完整,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排名推動力。
RBAY 溫馨提醒:尤其是剛接手亞馬遜帳號時,更要先完整地檢查所有品項是否都有好好的分門別類,別讓歷史錯誤拖累你後面的廣告效率。
常見問題
如何決定對排名最有利的 ITEM TYPE:放到越底層越好
關鍵字排名推動測試:善用 SQPR 報表的數據!最準的亞馬遜內部數據情報來源
很多人做亞馬遜會使用外部第三方工具預估流量、銷量、轉換率、關鍵字花費等,但 SQPR 是亞馬遜官方提供的數據報表,理論上會比外部其他第三方工具的所有數據都還準確,而且更重要的是,它能讓你更輕處地看到自己的運營表現與其它競品表現的差異。
它能看到:
- 每個關鍵字的實際搜尋量(Search Query Volume)
- 你的產品在該詞的曝光數、點擊數(CTR)、加購物車率(ATC)、轉單率(CVR)
- 同時也能抓到你的競品在同一關鍵詞的平均表現,讓你知道自己在該詞的強弱
你只要對比之後,發現某個長尾詞你贏過市場平均(點擊率、ATC、CVR 都高),那就代表這個詞有機會拿來推排名。
不確定怎麼判斷也沒關係,RBAY 團隊還做了 ChatGPT 工具幫你跑 SQPR 分析,幫你標出「值得推」的綠色勾勾,一看就知道現在該衝哪個詞、先不要動哪個詞。
如果你想要這個分析工具,可以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transbiz ,並且輸入 「SQPR」通關密語,顧問在確認您提供的資料後,就會把 ChatGPT 的工具連結給你啦!
推動關鍵字排名的作法:從測試到追蹤
選定長尾詞後,記得要:
- 追蹤關鍵字排名:用 Helium10、賣家精靈等工具,每天看詞排名是否有明顯移動。
- 優化標題,納入三組詞根:標題是唯一真正影響自然排名的欄位,關鍵字如果沒出現在標題,就很難靠廣告把它推上去。
- 廣告投下去、預算抓夠:這裡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買排名。一天 $300 推三組詞是基本盤,尤其要爭取 Top of Search 的位置,建議出價到 200%~300%。
- 觀察曝光率是否提升、自然排名有無前進:看曝光與點擊變化,有動表示這個詞推得動,沒動就要懷疑是 listing 被鎖、產品沒轉化力、或是 keyword 選錯。
這些測試成本雖高,但若一開始不測清楚,後續投入更大廣告預算也只會沉沒得更快。
總結:釐清現階段該優化的項目,找出正確的關鍵字當 KPI
很多人在看成效時只看「業績」,但那可能不是最關鍵的指標。
真正能反映實力的是:你有多少關鍵字在首頁、這些詞是否穩定、能不能帶來免費流量,同時為你帶來銷售業績。
所以我們會用工具去反查競品有多少詞在首頁,反查自己對應的表現,從中挑出可以推的詞,再一個個慢慢打上去。
不要怕這樣操作 ACoS 高,因為你明確的知道,要推這些字的排名,並不是短期 ROI,而是幫你累積自然營收的槓桿。
最後 RBAY 給出一個超級實際的提醒:
- 推排名的預算,不要超過整體廣告的 20%
- 每次最多推一組詞根的 5~7 個詞
- 如果你的帳號目前平均 ACoS 都在 60% 以上,就先不要做排名策略,先把帳號體質養好
看完這一集,記得打開你的亞馬遜後台 SQPR 報表,廣告優化、關鍵字排名,這次來真的了。
00:00 精彩片段
00:24 開場暖身
02:46 訂閱制簡介
03:50 訂閱制的好處
04:23 #1 現金流穩定
04:32 #2 改善庫存管理
04:59 #3 提高顧客黏著度
05:11 #4 降低獲客成本
05:23 訂閱制 VS 重複購買 / 發生
07:37 適合訂閱制的產品特性
08:20 #1 高頻消耗日用品
09:10 #2 個性化與策展商品
11:30 #3 軟體服務
12:03 #4 內容服務
12:22 #5 高價值會員服務
14:09 訂閱制品牌案例:BarkBox 竉物用品
15:26 #1 專屬設計的驚喜禮盒
15:52 #2 延伸豐富的產品線
16:22 #3 結合百貨及寵物超市
17:11 線下門市 & 商業模式的特殊性
18:44 #4 主題開箱+社群經營
19:42 #5 提供多元的訂閱方案
20:32 工商時間
22:07 如何打造品牌的訂閱制方案?
22:22 #1 確認市場需求與核心價值
24:29 #2 方案的價格分級
26:41 #3 運用策略提高顧客黏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