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網紅、下廣告,卻沒轉單?從燒肉店帶你看流量的溫度層級與站外引流適合度!

文章目錄

    文章導覽

    假設你在台北東區,燒肉店一級戰區,開了一間新的燒肉店…

    但卻發現,每天路過的人不多、走進來店面的客人也是少之又少,這時你會做什麼調整,來吸引顧客?

    你會找網紅來做宣傳嗎?還是會先重新審視,顧客不上門的原因?

    再試想,如果現在你開的是亞馬遜的線上店鋪,有 100 個消費者點進了你的亞馬遜產品頁,但最後只有 2 個人下單,轉化率僅有 2%。

    如果連在亞馬遜站內、已經帶著購買意圖的消費者,你都無法說服他們購買你的產品,那麼站外的冷流量,那些在社群上,還沒有購買意圖的消費者,又要如何轉化成訂單?

    這集《賣億不賣聲》,RBAY 將點出「流量」迷思,以燒肉店為例,帶你理解流量的本質,以及如何讓流量真正轉化。 


    東區燒肉店案例:如何帶動流量與轉化

    高價品牌的生存並不靠單純的「貴」,而是建立在一套完整的價值傳遞系統上,讓消費者在心理上不再將它們與低價替代品放在同一個比較框架中。

    這意味著,品牌必須在產品之外,創造額外的情感與體驗價值,讓消費者覺得:「我買的不是功能,而是一種身份、一種生活方式。」

    在這個邏輯下,高價品牌的重點不是壓低成本或靠促銷吸引,而是長期塑造一種「非買不可」的情感共鳴。


    如何改善轉換率?

    面對這樣的困境,假設你是那位燒肉店老闆,你會怎麼做?

    RBAY 提出了 3 個優化轉換率的做法,讓你來選。

    第一個選擇是 發傳單

    找工讀生在路口大力派發廣告單張,希望能吸引更多人流量到店門口。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最直接的方法。確實,當傳單派發後,路過的人數可能會從一千人增加到兩千人。但停下來看店的比例如果仍舊只有 2%,那麼最後停留的人數也不過是四十人;再加上願意消費的比例維持在 10%,最終的顧客數量只會從 2 人增加到 4 人。看似翻倍,但背後代價卻是每天固定的印刷與人力成本。一旦停止派發,進店人數馬上回到原點。

    第二個選擇是 改善外觀

    將餐廳裝潢明亮化,增設清楚的招牌與燈光,讓經過的人能夠明確辨識這是一家燒肉店。這樣的投資雖然需要一筆成本,但這樣的一次性的支出,能持續帶來效果。如果停留率能因此從 2% 提升到 4%,那麼光是路過就願意注意的客人數量就能翻倍,從 20 人增加到 40 人。

    第三個選擇則是 優化菜單

    在門口放置設計精美的菜單,搭配誘人的食物圖片,並用價格劃線、優惠標註等手法營造「超值感」,甚至再添增一些「特色招牌料理」。當消費者看到這樣的菜單時,進店的慾望自然提升。

    假設原本只有 10% 的人願意走進來,透過菜單設計,或許可以提升到 20%,那麼顧客數量就能再翻倍,從 4 人提升到 8 人。

    相比之下,發傳單是典型的「每天都要持續投入」的方式;而改善外觀與優化菜單則屬於「一次性投資卻能長期受益」的策略。

    這個對比,揭示了轉化率優化次序的重要性:與其追逐更多流量,不如先從簡單、能最快有效提高轉化率的任務做起。


    流量的溫度層級

    為了更精準地理解流量的價值,你需要知道「流量溫度」的概念,也就是不同熱度下消費者的購買意圖。

    100℃:品牌指名

    這是最滾燙的流量。消費者已經被朋友推薦,甚至直接指名某一家店。當一群人說「今天就要去吃那家燒肉店!」時,他們幾乎毫無疑問,就會選定指名的那間燒肉店。

    80℃ :熱流量

    這就像是在東區的逛街的人,已經決定要吃燒肉,但還沒有選定哪一家。他們會打開 Google 搜尋「東區燒肉」、「東區燒肉推薦」,然後從數十間店中挑選一間。此時,若你的店能在搜尋結果裡出現,就有機會被選中。

    60℃ :溫熱流量

    這就像在東區逛街的這群人,只是單純感到肚子餓,但還沒決定吃什麼。所以,他們可能會搜尋「東區餐廳推薦」,因此,餐廳的選項範圍更廣。這時候能否選中走進你的燒肉店?嗯…機率更小了一些。

    40℃ :溫流量

    這就像是在東區逛街的人,只是「有點餓」,也不一定要吃正餐。他們可能在便利商店買個飯糰,或在路邊買個地瓜球、紅豆餅小吃。「燒肉」與「餐廳」,可能就不會納入他們的選項中。

    20℃ :冷流量

    最冷的流量是那些完全沒有購買意圖的人。可能剛吃飽,正在家裡滑手機。即便看到燒肉店的影片,他們也只是隨手一滑,不會特地跑去消費。


    不同平台的流量溫度

    這套「流量溫度」理論,放在電商平台上同樣適用。

    • 亞馬遜站內搜尋:就像已經走到東區、決定要吃燒肉的顧客,屬於 80℃ 的熱流量。
    • Google 搜尋:像是只知道自己餓了,搜尋「東區餐廳」的人,屬於 60℃ 左右。
    • Facebook、TikTok、IG Reels:則像是剛吃飽,在家滑手機的人,屬於 20℃ 的冷流量。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若連 80℃ 的熱流量都無法轉化,就更別指望透過站外引流的網紅行銷、臉書廣告, 20℃ 的冷流量能為你帶來銷量奇蹟。


    三種適合做站外引流的賣家

    而且,也並不是所有賣家都適合做站外引流。根據 TransBiz 的經驗,有三種類型的賣家特別適合。

    1. 類目冠軍

    當你已經是某個類目的 Best Seller,轉化率遠高於平均,卻遇到營收瓶頸時,站外引流能幫助你突破天花板。

    因為你的品牌足夠強大,能夠吸引那些原本沒有想買某個產品的消費者,都有機會下單。就像路過名店時,看到長長的排隊人潮,也會想加入嘗鮮。

    2. 紅海市場的挑戰者

    如果你進入的是競爭激烈的紅海,例如保健食品類,亞馬遜上有成千上萬的對手,廣告競價也高到難以承受。

    這時候,「繞開主戰場」(亞馬遜站內)的策略就顯得重要。你可以透過站外的內容行銷或社群經營,先與消費者建立連結,讓他們在進入亞馬遜之前,就被你的品牌說服。

    此時,你也就不用擔心站內的廣告競價高,或者難以跟大品牌 PK 關鍵字排名了。

    3. 創新產品的開發者

    當你的產品是市場上不存在的新概念,例如「AI 智能枕」,消費者甚至不知道要用什麼關鍵字去搜尋。這時候,就必須透過教育市場,讓大家理解「問題」與「解決方案」的關聯。否則,即便放在亞馬遜上,也不會有人主動搜尋。

    如果沒有人主動搜尋,那就更不可能會有銷量了。


    站外引流的正確執行步驟

    正確的做法,是了解每個平台的特性,接著,針對流量進行加溫。

    第一步是 理解平台與受眾

    比如 Google、ChatGPT 適合問題型搜尋,Facebook 適合用見證與開箱影片建立信任,TikTok 則必須注入娛樂性來降低防備,而 Instagram 則依靠美感與生活場景來激發慾望。

    第二步是 建立教育型頁面

    因為大多數的站外引流,都是「冷流量」、「溫流量」,因此我們不能把這樣的消費者,直接丟到亞馬遜產品頁,逼迫他們購買,因為他們可能根本還沒搞懂,你的產品到底好在哪裡。

    所以,要先將這樣的流量,帶到教育型內容頁。透過解釋問題、提出數據、展示案例,逐步讓消費者理解你的產品的獨特性,接著,才進一步將消費者引導至你的亞馬遜產品頁。

    第三步是 追蹤與優化
    利用 Amazon Attribution 工具,可以為不同流量來源設置追蹤碼,觀察哪個來源真正能轉化。


    站外引流的三大核心原則

    1. 數據決定一切:永遠不要相信直覺,而是要透過數據診斷問題,就像專業的水電工修漏水之前,會先問診斷漏水的情形、何時開始漏水、怎麼漏的…,而非一股腦兒地就拿工具修理。
    2. 流量是放大器:好的產品,流量能幫你放大優勢;差的產品,流量只會放大劣勢。
    3. 平台策略要精準:不同平台的使用者心態不同,必須針對性地設計策略,而不是一套內容打天下。


    結語:站外引流是數據驅動下的長遠經營

    「站外引流」不是一個簡單的流量遊戲,而是一門結合心理學、行銷學與數據分析的綜合藝術。

    從東區燒肉店的故事,到亞馬遜賣家的案例,我們學到的最核心的道理是:不要急於把錢花在追逐流量,而是要先了解你目前的現況,判定策略的優先順序,再逐步調整。

    這樣的思維,不僅適用於亞馬遜賣家,也適用於所有正在經營品牌的人。畢竟,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真正能夠贏得消費者的,從來不是「你喊得多大聲」,而是「你能不能在對的時間,說對的話,給對的人聽」。


    時間軸

    00:00 精彩預告
    00:17 開場暖身
    00:53 RBAY 是誰?
    01:09 本集重點


    01:30 以東區燒肉店的經營為例
    02:07 如何改善燒肉店轉換率?
    03:03 發傳單的投報率
    04:04 美化環境的投報率
    04:49 調整菜單的投報率


    05:31 流量的 「 溫度層級 」
    05:44 100℃ 燙流量:品牌指名
    06:09 80℃ 熱流量:燒肉推薦
    06:45 60℃ 溫熱流量:餐廳推薦
    07:10 40℃ 溫流量:美食推薦
    07:51 20℃ 冷流量:一點也不餓
    08:21 不同平台的消費者溫度


    09:31 適合做站外引流的三種類型
    09:44 #1:類目冠軍,遇到營收瓶頸
    11:05 #2:紅海市場,需要站外突圍
    12:07 #3:創新產品,需要教育市場
    12:48 工商時間


    14:01 站外引流的正確執行步驟
    16:38 站外引流的三個核心原則
    18:39 結語

    立即分享

    TransBiz 獨家心法 PPCGO

    75 分鐘詳解,助攻你的跨境事業

    透過真實案例、拆解操作步驟,建立你打造亞馬遜獲利品牌事業的正確方法與思維!

    跨境策略免費諮詢

    30 分鐘,免費線上預約

    解答你開始亞馬遜的所有疑問!提供策略與行動計劃,助你提升營收、利潤

    更多文章

    在下方填寫資訊,開始免費訓練 ↓↓↓

    在下方填寫資訊,開始免費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