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新手賣家的 6 大實戰問答

文章目錄

    文章導覽

    QA 系列 007,這一集將深入探討 6 個核心議題,幫助大家在亞馬遜經營路上少走彎路,更有效率地打造亞馬遜品牌事業。

    如果你想要一次看完前面的 6 集內容,可以拉到本篇文章的最下面,將為你整理了先前 6 支 QA 影片的文字好讀版版。


    #1 GS1 條碼是什麼?賣家要怎麼準備?

    條碼系統的歷史背景

    GS1 條碼系統的誕生解決了零售業的根本問題。在條碼技術出現之前,超市結帳完全依賴人工記憶或價格標籤,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錯。當短線、長線交錯排列的條碼技術問世後,機器就能快速識別商品並查詢價格,徹底改變了零售業的運作模式。

    GS1 協會隨即建立了統一的國際標準,要求所有進入零售通路的商品必須申請國際條碼。這一規定創造了極為成功的商業模式:全球數十億商品都需要向 GS1 購買條碼,且採用年費制而非一次性付費,堪稱史上最賺錢的商業模式之一。

    圖註:GS1 台灣條形碼代號

    亞馬遜賣家的實際需求

    對於亞馬遜賣家而言,GS1 條碼並非絕對必要。關鍵問題在於:你的商品是否會在大型零售通路流通?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 GS1 條碼就非必要的。

    亞馬遜為品牌註冊用戶提供了另一條路徑:GTIN 豁免。完成品牌註冊後,賣家可申請「國際條碼豁免」獲得 ASIN 編碼,直接在亞馬遜平台使用,避免 GS1 的年費支出。但前提是你必須先有品牌商標,並完成品牌註冊。

    避免條碼陷阱

    市場上存在轉賣他人條碼的服務商,這些條碼往往已被使用或存在法律爭議。亞馬遜會追查條碼來源,使用問題條碼可能導致帳號風險,你要避免到不知名的平台上購買 GS1 條碼。


    #2 什麼是「透明計畫」,對賣家有何幫助?

    亞馬遜透明計畫(Transparency Program)是一項由 Amazon 官方推出的 產品防偽與真偽追蹤系統,是亞馬遜唯一能從源頭封鎖假貨的官方方案

    它的核心理念是「一物一碼」,藉由為每件商品生成專屬序列號,確保消費者收到的每一件產品都能被驗證為正品。並延伸出顧客互動與行銷價值,是一個結合防偽、控價與行銷的整合型品牌保護系統。

    透明計畫的核心機制

    透明計畫的最大特色,是為每件商品生成獨立的 Transparency 防偽代碼(QR code / 序列碼)。
    與傳統條碼(所有同款商品共用一組編碼)不同,Transparency 採「一物一碼」原則,每件商品都有唯一序列號。

    流程如下:

    1. 品牌方完成 Amazon Brand Registry(亞馬遜品牌註冊)。
    2. 向亞馬遜申請並購買 Transparency 標籤(每碼約 0.01–0.05 美元)。
    3. 在產品包裝時貼上防偽碼,出貨前由 Amazon 系統掃碼驗證。
    4. 未貼標籤的商品即會被倉庫攔截,無法上架或出貨。

    這樣的機制讓假貨與惡意跟賣在「出倉前」就被阻擋,形成供應鏈層級的品牌防護網。

    對賣家的實際幫助 

    透明計畫能徹底阻斷兩大類跟賣問題:

    • 正品清庫存型:經銷商賣真貨,但搶走品牌 Buy Box。
    • 仿冒惡意型:偽造商品或劣質替代品,嚴重傷害品牌信譽。

    傳統方式往往是等消費者抱怨後被動申訴;Transparency 則是主動防禦。當賣家申請了這項服務,只要商品未貼 Transparency 標籤,FBA 倉庫就會直接拒收或攔截。這讓仿冒者即使寄貨進倉,也無法出貨販售,可以有效保護品牌銷量與評價。

    額外行銷與品牌價值

    透明計畫不僅是防偽工具,也能提升品牌行銷效果。買家掃描防偽碼後,能被導向品牌設定的自訂頁面,查看:

    • 官方產品說明與影片;
    • 優惠券與促銷活動;
    • 新品推薦與關聯商品。

    這種掃碼互動成為「售後再行銷」的觸點,增加顧客黏性與復購率。

    適合加入的時機與條件 

    建議品牌在以下情況加入透明計畫:

    1. 月營收達 2–3 萬美元以上
    2. 已出現明顯仿冒或惡意跟賣行為;
    3. 產品具有一定品牌辨識度與利潤空間。

    目前該計畫已覆蓋美國、加拿大、歐洲、日本、澳洲、印度等主要站點,全球逾 15,000 品牌參與、保護超過 5 億件商品。

    延伸閱讀:

    從熱賣商品韓國小豬泥炭面膜,看 Amazon 的賣家跟賣和黃金購物車 Buy Box


    #3 亞馬遜促銷活動,賣家一定都要參加嗎?到底該打幾折好?

    亞馬遜的促銷活動越來越頻繁,Prime Day 從年度一次(夏),發展為一年三次(春、夏、秋),每次活動時長也在增加。這種趨勢背後反映的是賣家數量激增和競爭加劇的現實。

    對品牌方而言,過度促銷會塑造「打折品牌」形象。如果你持續地打折、天天在打折,就會讓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沒有打折我不會買,有打折我才要買。這對想要培養忠實回購客戶的品牌來說是有傷害性的。

    不同商品的促銷策略

    複購率低的商品,比如大同電鍋這種 20 年才會再買一次的產品,是可以多利用促銷機會的。同樣地,如果你的商品一直沒有創造出品牌感,純粹是在賣貨,那麼折扣活動就是你賣貨最好的機會。

    另一種適合促銷的情況是「主機+耗材」模式,比如空氣清淨機。你可以把主機用促銷價格讓消費者帶回家,因為你真正賺的是他們長期穩定訂購的濾網。消費者買回去使用後,接下來就一輩子要跟你買濾網了。

    新品推廣的戰略價值

    對新上市商品,促銷活動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

    如果你是剛上市一個月就遇到 Prime Day 或是其他的節慶促銷活動,這確實是你用價格在短時間內洗排名、洗廣告,也是刺激演算法的好時機。

    不過,商品必須要有足夠多的轉換或夠高的轉換率,排名才會往前進,廣告才會投得出去。Prime Day 之後你會發現,雖然活動期間有一波銷量高峰,但當價格回到原位時,現在的銷量很可能比參加 Prime Day 之前更多了,因為你的廣告演算法已經被刷新了。

    設定折扣的注意事項

    亞馬遜使用「參考價格」系統,這是以過去一段時間計算價格的中位數,而不是你的標價。如果你過往都是打折後才賣掉,你的參考價格就會被系統認定為打折後的價格。所以你的折扣要以實際銷售價為基準再打折。

    設定時要特別注意:打八折是 20% OFF,不是 80% OFF。之前台灣有女鞋在蝦皮促銷活動時設錯品牌折扣,本來要設 7% OFF(打九三折),結果寫成 93% OFF,最後只能認賠。


    #4 如何設計 Insert Card,讓消費者更了解品牌?

    放在包裝裡的品牌卡片必須有明確的商業目的,為你帶來更高的商業價值。

    產品已經賣出去了,而包裝內小卡的價值在於:不要退貨、重複購買、讓他推薦朋友買。這就是最重要的三件事。

    所以,你要先想清楚這卡片的商業價值是什麼。

    是希望消費者回購同樣商品,還是購買其他系列產品?比如現在消費者買了一個碗,你希望他買盤子;他買了盤子,你希望他再買杯子,不同的目標需要不同的設計策略。

    策略設計的層次思考

    一切都是從「結果」反推,再做設計。

    每個品牌的結果在不同階段可能不一樣,每個品牌的性質也不同。有些品牌很需要複購,所以重視獲取消費者名單,未來可以再聯絡;有些品牌則想讓消費者購買其他系列產品。

    如果你的策略是希望消費者給你好評,但又不能明講「給我五星好評退你 5 元」(這在亞馬遜會被封帳號),你可以透過讓消費者開心、感動來達成目標。

    比如說「我們的品牌是一個家庭事業,每天為了把製作的產品好好送到你手上,投入了大量時間,也希望你會真心喜歡這個品牌」,並附上全家人的照片,然後說「如果你能給我們真心的回饋,我們會更有動力往前進」,接著放上寫評價的連結。

    創新與差異化

    不管採用什麼策略,最講求的就是新鮮感。如果一種方法被廣泛使用,效果就會遞減,變成老梗。所以品牌需要持續創新,找到與眾不同的溝通方式。


    #5 TransBiz 建議賣家進軍新興市場嗎?

    新興市場雖然競爭較少、廣告費便宜,但市場容量相對有限。

    以中東市場為例,根據實際觀察,一個新品牌在中東的營收大概是美國站的 1/30。也就是說,美國一天的營業額等於中東 30 天、一個月的營業額。這就是基數的問題。

    假設你在美國一個月營收是 100 萬,那中東市場一個月可能只有 3 萬、4 萬。若從市場要模來看,這樣的比例其實是合理的,但也意味著你需要投入額外的力氣:時間、金錢、庫存,以及庫存量預估是否正確的風險。

    資源配置的戰略思考

    進入新市場需要考慮多重成本:如果庫存預估錯誤,在中東投入過多庫存就會卡住現金流;還有倉儲費用、長期倉儲費用,如果賣不出去還要降價賤售的費用。

    更重要的是,你還是得要有一個主市場。

    如果你只做新興市場,可能營收還是不足以撐起你的跨境品牌事業體。除非你的品類是很大的品類且你很有實力,否則建議仍要有主市場去穩定基礎的營收,然後再進軍新興市場賺利潤。

    專注策略的重要性

    Tami 表示,在諮詢的時候,常聽到有些創業者想同時進攻多個市場,比如台灣市場做 3000 萬、美國市場也做 3000 萬。

    但關鍵問題是:你有 3000 萬,去燒兩個市場嗎?

    RBAY 則提及,就像有些年輕創業者說要多角經營,想要有健康事業、美容事業、代理商事業,每個都做 1000 萬營收加起來,就可以有 3000 萬。

    但有些人只做一個健康事業就能做到 30 億,你為什麼要一次做三個事業體?把自己搞得那麼累又複雜,但卻都只做這麼小的規模?

    在有限的人力、現金、資源、專注力情況下,建議賣家還是把大部分時間、資源先把一個市場好好做好,再去考慮第二個市場。若一下就想佈局很多市場,就會每個市場都做不好。

    延伸閱讀:

    創業要狠心摘弱枝,《南瓜計畫》的經營哲學讓品牌、企業轉虧為盈!


    #6 我的產品有季節性,該怎麼在亞馬遜上賣?

    很多人認為季節性是商品的固有屬性,但實際上這更多是定位和策略的問題。關鍵在於重新思考產品的使用場景和目標客群。

    Tami 曾協助一個來諮詢的客戶,他賣的萬聖節服裝,通常只有節慶前才賣得好。

    Tami 就反問他:「生日派對的服裝,你也能做嗎?」他說:有!

    那什麼時候有人過生日?每一天都會有人生日!所以你的產品也不會只有在萬聖節才賣得好。

    產品組合的重新設計

    你必須要去調整策略。

    可能有一些產品是常賣款,奠定你基礎的營收。比如你有五款生日派對的裝扮服裝,他可以穩定帶起每個月 10 萬美金的營收。但是在萬聖節的時候,因為搭上了萬聖節的服裝,你可以達到單月 30 萬、甚至 50 萬的營收。

    因為這種品類在萬聖節營收甚至有幾百萬,所以銷售策略就是這樣:用常規商品維持基礎營收,用季節性商品在旺季實現突破。

    定位調整的實戰案例

    我們有一個成功案例是發熱眼罩。

    你說他的產品是不是有季節性?只有冬天會有客人買。我們就協助他訂製一個策略,讓他的產品一年四季都可以買。

    具體怎麼做?重新包裝了使用情境和功能訴求,讓消費者在不同季節都有購買理由,而不會覺得只有在冬天才需要發熱的產品。

    比如這可以舒緩平時上班的疲勞、長輩眼睛乾燥的不適、晚上難以入睡等⋯⋯藉由與消費者不同切角的溝通和定位,你可以找到新的市場賣點。

    了解更多:

    亞馬遜開店逆向工程學,75 分鐘、$3 美元,學會熱銷品牌的眉角

    服務業擴張的啟發

    RBAY 以前也認為,有些行業很難擴張,比如傳統服務業,但實際上會計事務所也有上市的,顧問業像 Accenture 也是全球擴張,連計程車業都有 Uber 這樣的全球平台。

    每個事業本身都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不同的「難度」要管理。

    你的產品有季節性,不代表這不是一個好的生意,只是有季節性的難度。

    你選擇了這個品類賣,一定有你的原因,可能是你有工廠優勢,可能是你對這件事的愛好,那就好好地把這件事做好,也就是去克服季節性的因素,找到可以突破的方法!

    如果你真的想不到什麼好方法,但又想增長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營收,甚至是在亞馬遜上的營收,也歡迎與我們預約免費諮詢,聊聊你的產品該如何突破:馬上預約


    結語:戰略思維決定成敗

    亞馬遜經營的複雜性讓賣家得具備系統性思維。每個看似技術性的問題背後,都牽涉到戰略選擇和資源配置。

    成功的關鍵不在於掌握所有細節,而在於建立清晰的優先級,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取捨。

    無論是條碼申請還是市場拓展,無論是促銷策略還是季節性管理,核心都是要先想清楚你要的是什麼。你是想經營一個品牌,還是只想做一波生意?方向決定後,所有的戰術選擇,就會變得明確。

    如果你對於亞馬遜經營、打造亞馬遜跨境品牌事業,還有許多的疑問,歡迎到我們的 YouTube 頻道留言,或者直接加入我們的 LINE 官方帳號 @transbiz,提出你的問題,將有專人與你聯繫!

    延伸閱讀:

    QA 第一集:亞馬遜開店大哉問:一定要做品牌、投廣告嗎?你們有失敗案例嗎?

    QA 第二集:亞馬遜開店大哉問 002:都花錢做品牌了,為什麼不能賣貴一點?

    QA 第三集:亞馬遜開店跨境電商大哉問 003:選品賣家有機會出頭天嗎?

    QA 第四集:亞馬遜開店跨境電商大哉問 004:想做跨境該從哪開始?

    QA 第五集:亞馬遜開店跨境電商大哉問 005:被留負評、競品攻擊,該如何處理?

    QA 第六集:亞馬遜開店跨境電商大哉問 006:代營運成效下滑、主力品撐全店?


    時間軸


    00:00 開場暖身
    00:08 #1 GS1 條碼是什麼,賣家要怎麼準備?
    04:00 #2 什麼是「透明計劃」,對賣家有何幫助?
    09:07 #3 亞馬遜促銷、活動要參加嗎?打幾折?
    14:28 #4 如何設計 Insert Card,讓消費者更了解品牌?
    17:17 #5 TransBiz 建議賣家進軍新興市場嗎?
    21:55 可以台灣跟美國市場同時做嗎?
    23:45 #6 我的產品有季節性,該怎麼在亞馬遜上賣?
    27:11 亞馬遜開店逆向工程學 + 亞馬遜選品實戰課
    29:10 結語

    立即分享

    TransBiz 獨家心法 PPCGO

    75 分鐘詳解,助攻你的跨境事業

    透過真實案例、拆解操作步驟,建立你打造亞馬遜獲利品牌事業的正確方法與思維!

    跨境策略免費諮詢

    30 分鐘,免費線上預約

    解答你開始亞馬遜的所有疑問!提供策略與行動計劃,助你提升營收、利潤

    更多文章

    在下方填寫資訊,開始免費訓練 ↓↓↓

    在下方填寫資訊,開始免費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