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沒有能力做,只是你沒有好好的規劃,你該怎麼做!
這就好比你看了身邊很多朋友去挑戰鐵人三項、全馬,於是也開始想要完成自己人生中第一場42公里的全程馬拉松。
不過你平時沒有做任何的準備與訓練,甚至也沒有跑過半馬的經驗,連問那些朋友怎麼準備的都沒有問,只是很自豪地想說穿了這雙登山鞋上馬場應該沒關係吧!
你可能壓線過完倒數第二個關門點,累個半死,最後上了回收車,然後以為是裝備出了錯問題,你去換了裝備。
你換了知名品牌的運動跑鞋,還穿上各大品牌的機能服飾,以為這樣就可以比前一次的完賽成績更進步,最後還是喘個半死,還是在同樣的關門點被回收了。
你不了解問題所在,可能後來只是試著把自己的身體鍛鍊地更強壯一點,但你沒有計劃性地去思考,你要做什麼樣的訓練才能讓完賽成績更進一步,到底是肌肉不足、耐力不夠,還是跑步姿勢有問題?
最後…你可能放棄跑馬拉松了。
又或者直到很多次的試誤學習後,你開始向那些能在3小時半跑完馬拉松的朋友請教,到底他們都做了哪些訓練,為什麼能跑那麼快?:
原來「你」想要跑完這場42公里的馬拉松,得做【全面性思考的客製化菜單】。
⋯⋯
你要如何突破完賽成績⋯⋯
而平時有基礎運動量、身體硬朗的年輕人,若在沒有特別訓練的情況下,初馬的完賽時間通常會落在5~7小時之間。以台灣的渣打馬來說,通常只有報名人數的前20%跑者能在4小時內完賽。
每一個人的先天體質不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跑出國手的成績,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想要像國手一樣訓練,來突破自己的成績。
每一間想要做數位轉型、跨境電商、社群經營的企業,就像是每一個想要參與馬拉松全程42公里的挑戰者。
由於企業內部的狀況不同,想要轉型做跨境電商、電商的方向,有多少的人力資源配置,執行的步驟和先後順序也會因此而不同。
TransBiz當然希望企業都能和我們長期合作。
但,在那之前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企業更清楚地了解,以企業目前所擁有的資源,要如何跑這場馬拉松,希望完賽時間是多久、有多長的時間去準備,而我們將根據每個企業不同的目標,做量身訂製策略規劃與執行方針。
當然,練習時、真正上場時都會有許多突發狀況,但如果能夠先做好至少75%的準備,避免掉可以預防的風險再上場,是不是就可以降低失敗和試誤的風險?
這好比你在冬天,從台灣到東京跑人生的第一場馬拉松。
你會想要提前幾天到當地適應天候、氣溫,甚至是時差,再看一下起跑當天的天氣預報。
而當你知道明天比賽起跑時的體感溫度大概是4度、並且會下雨,你就應該先做好在起跑前、起跑過程中,雨天低溫跑馬的保暖措施。
還是你會是那個前一天搭紅眼班機,什麼保暖措施都不做,帽子、手套不戴,外套、雨衣沒穿,氣溫也沒看,結果在起跑前就失溫被迫棄賽了的那一個?
或者最後因為失溫表現不佳而搭上回收車,殘念飲恨?
那你到底是有沒有要很認真地想去跑這一場馬拉松比賽?
你真的想這樣一直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比如你覺得現在評論數目不夠,想找人去刷評論;你覺得關鍵字排名不好,想去搶關鍵字排名;你覺得廣告成效不好,只去優化廣吿;你覺得產品頁面設計得不夠精美,找人來調找重新設計;你覺得是沒有人推廣產品,於是找了Influencer做行銷。
又或著看著人家開粉絲專頁、Twitter帳號,就也隨意請了一個人去當「小編」,開了各大社群的帳號去經營⋯⋯
但最後你可能還是有很高的機會在場上鎩羽而歸。
因為你在一開始的時候,就選錯了戰場,用錯了武器,沒有任何策略,能撐到現在只是苟延殘喘地安慰自己你還活得很好而已。
如果你還是喜歡不先了解遊戲到底怎麼玩、怎麼才能贏,就直接作這種高風險的冒險投資,或者一直處在這種高危險的狀態下,我也是沒辦法阻止!
但是,
如果你想清楚了,
想了解在全球化的數位浪潮下,到底該怎麼跑贏這場屬於你的企業的馬拉松?
歡迎你與TransBiz的專業顧問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