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準確地指出你的網站的流量是從哪裡來的嗎?是透過google的直接搜尋、臉書的付費廣告、亦或是舉辦的活動、網紅的分享,還是電子報的宣傳?根據研究顯示,有82%的使用者在線上分享資訊時都複製相同的網址,換句話說,當同樣的網址被轉發在Facebook或是Twitter、Pinterest上的時候,你並不能從Google Analytics的後台辨別究竟是哪個社群平台帶來的流量比較多。
為了能夠更精準地分辨網站的流量究竟是從何而來,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UTM參數針對每一個不同的來源埋入不同的網址,而這個必要性在有廣告支出花費中又顯得特別重要!
UTM是發明追蹤網址成效表現的公司縮寫,Urchin Tracking Module。根據UTM參數,Google Analytics能辨別5件事:
1. 廣告活動來源Campaign Source:用以表示為你帶來流量網站或是來源,比方說Google搜尋引擎、臉書、電子報。
如:utm_source=google, utm_source=facebook
2. 廣告活動媒介Campaign Meduim:表示行銷或廣告的媒介,如:單次點擊出價CPC、聯播網廣告、電子報。
如:utm_medium=cpc, utm_medium=newsletter
3. 廣告活動名稱 Campaign Name:主要是為了辨別廣告活動的形式,如官方網站或是促銷的商品、活動名稱、促銷代碼、廣告標語。
如:utm_campaign=cybermonday_promotion
4. 廣告活動字詞Campaign Term:通常是Google付費關鍵字廣告所使用的字詞。
如:utm_term=baby_sling
5. 廣告活動內容Campaign content:通常用於辨識A/B測試的指定內容廣告活動,表示連到同一個網址的不同廣告或是連結的成效。
如:utm_content=textlink, utm_contetnt=600px_banner
案例假設:
聖誕節舉辦抽獎活動,透過不同的社群媒體平台、搜尋引擎的廣告、以及Google付費關鍵字廣告等方式宣傳,將消費者導至官方網站的同一個頁面。此時,為了紀錄不同的管道來源,就要設定不同的utm參數,讓你能更了解每個平台和廣告的成效。
透過Google 網址產生器工具製作!
如果想要追蹤移動裝置的廣告,則有Google Play網址產生器工具提供相同的服務。在Ad Network選擇不同廣告業主的平台。
在設定好UTM參數之後,你應該會在頁面下方獲得如下圖所示的網址,然後可以直接將此網址生成短網址,將其置入在你想要讓使用者點選的地方。
延續上方使用的例子,從進入管道、媒介、活動名稱,依序填入內容。不過從網址生成的結果來看,思考的邏輯順序可以是:進入管道→活動名稱→活動媒介,人們從Facebook來→Facebook的CTA→2017跨境電商行事曆。在GA後台的數據結果如下圖所示,若想要更快速地監控活動的數據結果,可以自己嘗試不同的排列組合,但最好是要把每次活動所使用的UTM記錄下來,否則到最後你就會看著GA一頭霧水了!
而除了Google UTM以外,也可以使用 Effin amazing去建立你的UTM參數,甚至還有Chrome擴充套件,可自動幫你填入廣告活動的資訊,省一些手動輸入的時間。
善用utm參數可以讓你更有效管理網站的流量,並且確認哪些管道的活動成效最好。除了上述的utm參數設定技巧要注意之外,記得最好能做一個表格記錄每次活動設定的參數、生成的網址以及短網址,避免在最後查看數據報表的時候霧煞煞。(點此下載參考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