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Amazon服飾品類面臨的銷售挑戰,看見跨境電商賣家的機會!

歷經十年,Amazon 佈局軟硬體服務,卻仍無法提高會員在平台購買服裝品類的比例,為什麼?這篇文章帶你看 Amazon 歷年來推出的服飾品項相關服務,探討作為一個跨境銷售的賣家,你該如何看待被美國消費者視為搜尋購物起點的亞馬遜平台,能為你的跨境銷售帶來什麼樣的機會。 看好高利潤服裝市場,2006年亞馬遜收購多個線上購物平台 從亞馬遜銷售利潤數據發現,服飾類比其他品項的商品多 7% 以上的毛利率,若亞馬遜可搶佔市場,可望拓展未觸及過的潛在客群,刺激成長。   資料來源:Amazon悄悄跨足時裝界,推出自有7品牌   為了搶攻時尚服裝產業,亞馬遜自 2006 年便開始進行佈局,陸續收購 SHOPBOP、MyHabit 以及 EastDane 等時尚電商平台,希望對線上服裝銷售與消費者購物習慣有更多的了解。 2015年推出七個自有品牌服裝,亞馬遜希望透過低價路線搶客 於是,在 2015 年,亞馬遜一口氣推出七個自有服飾品牌,其中也有限定 Prime 會員獨家購買的品牌,如提供基本款的 Amazon Essentials,男士西裝的Buttoned Down 、女性波西米亞風格品牌 Ella Moon;但也有開放給所有會員購買的男性時裝 Franklin & Freeman、女性內衣品牌 mae,以及女性服裝與手袋品牌 Society New York。   這些 Amazon 的自有品牌價格親民,可望透過低價策略,搶佔快時尚市場,如旗下女性內衣品牌 mae 售價約介於 16~34.5 美元,對維多莉亞的祕密(Victoria’s Secret)造成威脅(售價約在 40~70 美元之間)。 2017年Prime Wardrobe 免費鑑賞7天退換,搭配 Echo Look化身時尚顧問 Prime Wardrobe 嘗試打破線上線下界線,讓消費者在家試衣並享有免費 … Continue reading 從Amazon服飾品類面臨的銷售挑戰,看見跨境電商賣家的機會!